您现在的位置:智慧城市网>智慧政务网>资讯列表>智慧城市行业如何落实国家安全?

智慧城市行业如何落实国家安全?

从技术到生态的全面护航
2025年04月15日 15:41:34 人气: 25164 来源: 智慧城市网整理
  【智慧城市网 时事聚焦】 2025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强调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作为数字化发展的核心载体,智慧城市在推动经济社会高效运行的同时,也必须筑牢国家安全防线。智慧城市行业如何落实国家安全?可以从技术、管理、生态三个维度切入。
 
  一、技术安全:筑牢智慧城市数字底座
 
  智慧城市依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6G、云计算等技术,这些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落实《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建立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确保政务数据、公共数据、个人数据安全可控。
  ?采用隐私计算(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智慧交通、能源、医疗等核心系统需符合等保2.0要求,防范网络攻击(如勒索软件、APT攻击)。 
  ?推动国产化替代,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领域减少对外依赖。
 
  AI安全与可信治理 
  ?建立AI伦理审查机制,防止算法滥用(如人脸识别过度采集、深度伪造技术风险)。 
  ?发展可解释AI(XAI),确保智慧城市决策透明、可追溯。
 
  二、管理安全:构建智慧城市安全治理体系
 
  技术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智慧城市需要制度+执行双管齐下,确保安全可控。
 
  建立城市级网络安全指挥中心 
  ?参考“城市大脑”安全运营中心(SOC)模式,实现7×24小时威胁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 
  ?与公安、网信、国安等部门联动,形成协同防御体系
 
  完善智慧城市安全标准与法规 
  ?推动《智慧城市网络安全标准》落地,规范数据共享、系统对接、供应链安全管理。
  ?对智慧城市项目进行安全合规性审查,避免“重建设、轻安全”。
 
  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 
  ?对智慧城市涉及的硬件(摄像头、传感器)、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云服务进行安全评估,防范“后门”风险。 
  ?优先采用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品,降低断供风险。
 
  三、生态安全:推动全民共治,提升安全意识
 
  国家安全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更需要公众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城市安全生态。
 
  加强行业安全培训与演练 
  ?面向智慧城市从业人员(如IT运维、数据管理者)开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培训,提升安全技能。 
  ?定期组织城市级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检验应急响应能力。
 
  推动公众安全意识普及 
  ?利用智慧城市App、数字孪生平台、社区大屏等渠道,向市民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如防范电信诈骗、数据泄露)。 
  ?鼓励公众参与“城市安全众测”,发现漏洞及时上报。
 
  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安全企业,攻关智慧城市安全关键技术(如量子加密、零信任架构)。 
  ?打造安全产业生态联盟,推动安全技术产业化应用。
 
  结语:智慧城市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战场
 
  在数字化浪潮下,智慧城市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也是国家安全的关键节点。行业需以技术为盾、管理为纲、生态为基,将国家安全理念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真正实现“安全与发展并重”,为数字中国保驾护航。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afzhan@foxmail.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慧城市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慧城市网,https://www.af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