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平台建设的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高水平推进“水十条”,切实巩固提升治水成果,有效解决“反复治、治反复”问题,实现“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的目标,逐步推进区县级“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利用网格化推进污水治理。通过全面推进截污纳管,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强化江河湖海排放口整治与监管,加大重点及敏感区域环境保护力度,完善长效巩固机制,基本实现辖区“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排水全许可、运维全长效、区域全治理”的目标,使城镇河道、大江大河、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饮用水生态安全保障进一步提升。
截止目前,部分乡镇(街道)仍存在“污水直排”问题,直接威胁着辖区河道水质安全。同时缺少针对辖区所有管网的底账管理,现有管网系统位置、走向、连接关系仍不能全面准确掌握,缺乏对重点区块、重点单位的管网进行有效运维,管网错接、漏接、淤积、错位、破损、溢漏等问题仍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无法实时监测管网内水质详情。除了管网问题外,河道污染问题仍较为突出,缺乏对重点排污单位(如金属冶炼、电镀、皮革制造、造纸印刷、医院、污水处理厂等)、六小行业(小餐饮副食业、小美容美发业、小澡堂、小歌厅、小网吧等)等废水排放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仍存在雨污混排,废水直接入河入海等突出问题。因此,区县级生态环境局急需一套水治理管控平台来实时对辖区管网状态与水质详情、河道污染与治理、重点排污单位排污、气象数据、河长巡河等关乎水治理的所有因素进行有效监测和管控,以该平台为抓手,进一步提高辖区治水管理水平和能力。
02 效益和风险
通过项目的建设,有效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以及文件精神,实现对区县级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综合管控平台的建设和全面升级。
(1)经济效益分析
节约人工检测成本,改变以往人工水质采样分析作业的方式,实现水质自动实时在线采集与分析;节省管网等耗材成本,通过对管网及检查井进行实时监测和运维管理,提高管网等设备的使用能效;节约河道水治理耗费,通过监测站实时对各河道水质进行监测和预警,减少河道水质污染,进一步减少河道水治理难度。
(2)社会效益分析
有力监督部分单位的“雨污混排”问题,健全污水排放管理机制;提升生态环保部门的水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实时全面掌握辖区的管网状态、河道状态,并及时对水质预警区域、水污染事件做出指示和响应;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群众积极参与水质监督,对污染事件进行积极举报,保障每一处的水排放都符合要求,进一步减少“污水倒灌”问题,实现辖区所有区域的“污水零直排”目标,提升政府公众形象。
03 意义和必要性
针对区县级现有河道水质进行实时监测。针对辖区的排水管网状态及水质进行进行实时在线掌握。对辖区各级河长的巡河数据和工作任务进行全面考核和掌握。对辖区的重点排污单位、六小行业、工业区等进行污水排放监督管理。当前,“污水零直排”目标已在不断推进,建设水环境综合管控平台已在区县级水治理业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代替传统污水治理方式能为环保部门有效解决实战工作中责任落实不到位、污水治理不及时、管网排查难、排水情况掌握难等突出问题,是环保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必然趋势。
针对目前区县级水治理现存的责任不到位、治污工作压力巨大,环保执法资源有限,传统工作模式和技术手段难以支撑等各种问题,借助现有的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水质监测系统,实现对区县级所有的地下管网、河道、河长巡河等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指挥调度。